系列訪問【4】藝術知識線上學   一場教與學的探索

系列訪問【4】藝術知識線上學 一場教與學的探索

 

「透過線上教學分享知識予同好者,藉此推廣藝術。千里之行,始於足下。一點一滴,皆有其用。」

 

文:曾偉龍

世紀瘟疫蔓延全球,在居家抗疫、「耍廢」也可救世的時代,我們不能外出探索實體世界,只可寄情虛擬宇宙。「疫」潮除推動了在家工作的新工作模式,線上課程亦大行其道。在今次的系列訪問中,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和陶藝藝術家施美婷均參與了「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透過線上教學分享知識予同好者,藉此推廣藝術。

結合紀錄及學習的網上平台

由陶藝藝術家施美婷設立的「香港陶瓷藝術:工作室導覽及創作指導」網站,除了主打陶藝創作教學,也請來不同面向的香港陶藝藝術家「作史」,以口述歷史形式紀錄他們的手藝、創作和陶藝發展。同時,為滿足藝術家和較資深的陶藝愛好者需要,項目亦舉辦了三場「網上藝術家對談及講座」,讓不同陶藝家碰撞交流,了解陶藝在香港的現況,也在藝術層面上互相學習。

施美婷訪問了八位不同年紀、於本港活躍的陶藝家,分享不同年代陶藝創作的故事,製作成紀錄片,並與藝評人張煒森撰寫專題文章,為香港陶藝史留下紀錄和註腳。她說,香港陶藝在非常近代才由工廠走到工場,但過去很少人研究香港的陶瓷藝術,現時處理香港陶藝史的資料也不多,今次項目正好給大家一個機會,反思香港的陶藝是甚麼。


教授陶藝的施美婷設立網站,訪問不同的香港陶藝家。(唐家輝攝)

施美婷指出,香港不如日本等地有悠久的陶藝歷史,沒有風格、技巧和原料的限制,反而藝術家可因應自己的喜好,按傳統技法創作,或拋開枷鎖製作當代藝術作品。八位陶藝家各有獨特的技巧,施美婷表示,他們均使用當代藝術方法創作陶藝,是本地陶藝歷史的一部分,故特意找他們作口述歷史紀錄。

她續說,平台除可讓陶藝愛好者了解香港陶藝史外,也有助初接觸的人對香港陶藝產生興趣。

陶藝博大精深,有很多技巧值得學習鑽研,不同陶藝家更有使用泥土的獨特語言和風格,但施美婷眼見,即使是學院的藝術學生,可能也只有一個課程的時間學習陶藝,不會涉獵到很多知識,因此決定建立一個陶藝專屬的線上平台,有系統地收集和呈現陶藝技巧和資訊,讓藝術家和愛好者流連學習,同時推廣陶藝。


施美婷希望借網站為香港陶藝「作史」。(唐家輝攝)

影片補充實體教學的不足

本身教授陶藝的施美婷認為,平台有需要把陶藝技術製作成教學影片,令愛好者可以安坐家中,透過影片「進修」技藝。考慮到學習陶藝的人水平不同,故教學部分的影片較適合初學者觀看,作為複習之用。平台上「陶藝技巧分享」的部分由香港藝術家示範造型和彩繪裝飾兩項必要的技巧,亦包括拉柸和倒模等技術,所有步驟都提供中英文版本,並列出了重點,讓陶藝愛好者輕易掌握要訣。施美婷對教學影片十分滿意,教學時也會叫學生觀看影片複習,未來也會於平台上提供更多教學影片,例如教授手捏技巧。

雖然實體教學較網上教學影片更為互動,導師亦可即時指點學生,但施美婷認為,網上影片的好處是有文字補充,較實體教導更為詳細:「平時講用甚麼物料時,未必會清楚背後的原因,但影片配上文字後,便可以補充使用物料的目的。」


網站除有陶藝家的訪問,也有教學影片示範,滿足不同程度陶藝愛好者的需要。(由受訪者提供)

陶藝乘着手作風氣變得普及,但需要配套才可更進一步,施美婷的平台嘗試支援陶藝愛好者,讓他們有機會透過訪談認識藝術家,既能精進手藝,也讓陶藝界人士從平台上的討論獲得靈感和看法。施美婷表示,未來除會繼續更新平台,亦會與其他研究者合作訪問更多藝術家,更希望日後能出版相關文章。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施美婷相信,所有陶藝的推廣模式和渠道都會令更多人接觸陶藝。一點一滴,皆有其用。

罕有華文應用劇場教學片

相對「香港陶瓷藝術:工作室導覽及創作指導」平台,香港教育劇場論壇建立的「應用劇場互動數碼資料庫:劇場遊戲數碼博物館」就較為輕鬆活潑,以觀眾暢遊「博物館」的體驗,引領觀眾學習劇場遊戲。香港教育劇場論壇經理譚文晶亦是這個項目的策劃及總監,她說,平台的觀眾有兩類人,第一類是一般遊覽者,第二類就是社工或教師等專業觀眾。「遊覽路線」亦分別為兩者而設計,根據網站記錄,瀏覽專業路線的參加者明顯較多,有超過七成,而總參加者完成整個路線的比例則高達八成,在業內的反應也算熱烈。


劇場遊戲博物館讓參加者在疫情期間學習劇場遊戲,更按用家需要,推介適合的遊戲。(圖為項目網頁截圖)

不少人不解劇場遊場與一般集體遊戲的分別,譚文晶解說,劇場遊戲原是導演為演員熱身的遊戲,較多會利用節奏、聲音和身體等玩遊戲,但非演員亦可在遊戲中獲得很多益處,例如學習互動和覺察身體等,讓參加者提升對身體的感知和對空間的敏感度等。

不過,譚文晶發現網上的劇場遊戲資源大部分為英語,華文世界的材料少之又少,故令她萌生製作「劇場遊戲資料庫」的念頭。一般網站只會記錄遊戲玩法,譚文晶決定更進一步,加入帶領遊戲的小貼士,除了讓玩家了解劇場遊戲,更重要的是負責帶領遊戲的教師、社工、培訓人員或家長亦較容易掌握有關技巧,非常實用。


譚文晶(左)認為,今次設立華文劇場遊戲資料庫可補足現時網上只有英語資料的局面。謝偉倫(右)指,拍攝教學時會估計參與者有可能出現的情況,再給予「貼士」。(唐家輝攝)

花更多心思策劃拍攝

創作團隊成員謝偉倫負責在影片中示範帶領遊戲,他說帶領實體遊戲時,有時間與參與者磨合,慢慢協助參與者打開身體做動作,但拍攝網上影片時,要花上更多心思策劃拍攝內容。他們需要保持觀眾的興趣,故要用較精簡的字眼,讓觀眾更易明白,亦要估計觀眾參與時會出現甚麼狀況,再一一給予「貼士」指引。

疫情下,不少實體工作坊消失,香港教育劇場論壇亦把工作坊搬到網上,卻意外發現網上工作坊的新玩法,比如,善用電腦視訊鏡頭與參加者的距離,可設計體驗空間感的遊戲,但一些強調節拍的遊戲,因網速所限或有延時,就不建議玩了。

譚文晶又說,今次創作遇到另一困難是,他們都是善於創作,但不擅長程式編寫、圖像設計和制訂拍攝預算等,若他們能提早了解相關範疇,走到線上時將會更為順利。


本身是教育工作者的Sandy認為資料庫可啟發參與者自行開發新遊戲,亦可檢討自己帶領遊戲手法的不足。(唐家輝攝) 

啟發教育工作者創作

學習劇場遊戲約十年的教育工作者Sandy Wong一向用劇場遊戲手法切入及教導貧窮問題和世界公民教育工作,亦利用互動教育手法設計活動教學。她試玩博物館後,有感獲益良多,因平時帶領劇場遊戲時只有一個人,加上工作忙碌,難以檢討活動是否到位。Sandy說疫情前會安排劇場遊戲導師分享會,交流心得。疫情期間,交流機會大減,而博物館的示範內容和小技巧分享正好有所補足,看見導師的執行和觀眾反應,可以檢討和學習當中手法。她更認為,博物館的資源可以啟發其他導師拉闊想像,甚至創作出新的作品。

相關藝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