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訪問【1】通達線上線下 創作無障礙

系列訪問【1】通達線上線下 創作無障礙

「線上線下並非只是冷冰冰的光纖工具,而是跨虛實連結,透過創作互生。即使各人需要有異,參加者也可透過一些藝術通達的協助去投入創作過程。作品餘下的手造溫度,均是暖和的。」

 

文:劉彤茵

長長的工作枱上,翻開著數本畫冊,作品上見一個菠蘿包、一些小雨點、一幀海港美景,一張接一張,看不完之際,原來還有更多藏在平板電腦。疫情來襲讓人整天對住家壁,一班有特殊教育或藝術通達服務需要的人士卻未有停下創意,用作品打開世界。在今次的系列訪問中,軸物行者及香港版畫工作室分別向我們展示他們如何為有需要人士提供一連串工作坊及資源,探索線上線下動手做。只要有合適的配套,藝術可以把各人拉得更近,你一筆,我一畫,在困難的時候感受到彼此。

SEN孩子隔空樣樣試

「疫情下,一班有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 Educational Needs,簡稱SEN)的學生及照顧者,承受的壓力及被邊緣的情況是更明顯的。」軸物行者創造社創辦人Paddy說。軸物行者早在2017年已開始跟匡智屯門晨輝學校合作,與學校策劃多項藝術活動,帶領學生進行不同工作坊。有了基礎,他們觀察到疫情爆發及政府宣佈停課後,對SEN家庭的影響嚴重。成員楊皓嵐(Katie)說,他們多數不易適應一種新規律,日常突然被打亂,亦因為防疫而盡量減少外出,致長時間留家對住四壁。軸物行者決定透過「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提供教學活動「一起圖話 — 疫情下的我們」,旨在讓他們發揮創意,更開展有關視藝及設計的職業導向。


軸物行者前期邀請藝術家帶領學生嘗試不同素材。 (由受訪者提供)
由互不熟識,到建立互信,準備工作尤其重要。此項目共有6位學生參與,軸物行者前期邀請3位藝術家帶領教學。團隊先入校了解學生一向的學習環境,校方亦特意邀請一位專業的精神科護士,向他們分享經驗。所謂共融,不是要對方跟自己一樣,而是看見彼此的不同需要。Katie認為,要明白SEN孩子對語言的一般理解有所不同,不應預期對方跟自己的溝通方式一致:「老師曾建議,可以用其他文字代替『加油』,因為有同學仔可能認為你跟他說『加油』,是因為他做得不夠好。我們也在學習,想去明白對方的表達及情感。」


軸物行者成員楊皓嵐(Katie)。(唐家輝攝)


藝術家跟學生進行線上教學,讓留在家中的SEN學生,在視藝及設計上發揮創意。 (由受訪者提供)

「他們都很投入經營自己的『視覺日記』,把生活用圖像記錄下來。他們一大清早起身不是『扭計』,而是立即畫畫,可以專注幾小時,再分享至網上群組。」Katie接道。藝術家跟學生進行6節線上教學,接觸木塊、塑膠彩、炭筆、油粉彩等素材。團隊發現硬件配合相當重要,很多時候學生都會低頭專注手作,鏡頭只拍到頭部,需要調節角度及多發問了解進度。學生對不同創作媒介的特性非常敏銳,部分抗拒用水的素材,部分喜歡直接用手指繪描,均要讓他們「試過先知」。


「一起圖話 — 疫情下的我們」為一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學生提供藝術教育活動。(唐家輝攝)

Touch Design 玩透虛實畫布

由線上連接線下,因應防疫措施改動,軸物行者先後安排4節面對面活動,包括由藝術家帶領到西九文化區寫生,及一天到香港藝術館參觀。不同環境有助開發創意,亦能反映學生的獨特視點。Katie說:「記得在西九寫生那天,大家都會畫差不多的構圖,天空、高樓及海面,有同學仔卻在正中間畫一隻大鳥作『主角』,是跟其他人不同的,其視點提醒我,看到的世界可以是如此的吧。」更重要的是,藝術讓學生記錄內心難以言喻的感受。小組中有學生曾接受手術致言說有困難,約定俗成的語言文字亦未必是最佳溝通工具。學生以視覺藝術元素作第一重紓解,再向照顧者解說,一來更為有效,同時能訓練組織能力。


藝術家帶領學生到西九文化區寫生,以不同環境刺激,開發他們的創意。(由受訪者提供)

學生鍾泳希參觀香港藝術館後的作品。 (由受訪者提供)

軸物行者一向強調實體「動手造」,今次參與項目亦有此延伸,並結合數碼媒介。團隊運用Touch Design技術製作出一個「可畫可玩」的裝置。裝置投射出的動畫光影乃抽取學生連月來創作的視覺元素,包括小水滴圖案,再結合藝術家的作品而成。學生可以拍打水滴,或用各自方式互動,亦可用毛筆在光影下繪畫,電腦工具能即時追蹤筆觸線條,記錄成部分作品。Katie說:「他們似乎很喜歡有動感的東西,可以碰,又可以玩,我們堅持兼備一些實體的元素。」這是軸物行者第二次試用Touch Design,無疑是跟學生一起開闢跨媒介的可能。團隊更在網上分享成果,設填色、機械人拼湊、自組展覽等小遊戲供公眾參與。


團隊運用Touch Design技術製作出一個互動裝置。(由受訪者提供)

版畫共融 自學到共學

透過跨虛實方式去照顧不同人需要的項目,香港版畫工作室亦有類似嘗試。一直有開設版畫工作坊的他們跟其他視藝組織一樣,在疫情嚴重期間努力探索網上教學的可能。然而,他們發現許多網上活動未有藝術通達的配套。團隊參與「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時,探討各樣融入藝術通達的可能,並與香港展能藝術會、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聯青聾人中心(下稱聯青)合作。首先,他們推出設有口述影像服務的「圖像藝術藏品庫」。香港版畫工作室製作主任鍾倩華(倩華)表示,世界各地的博物館及藝術組織近年積極朝向公開資源的趨勢,把藏品數碼化甚至開放圖片使用權限,推廣資訊及教育交流。香港版畫工作室成立於2000年,多年累積逾千項豐富藏品,包括曾展出藝術家之送贈作品、籌劃香港版畫工作室年獎等。工作室已把首批逾100組藏品上載至線上藏品庫,並分階段加入口述影像。現時有20組作品附設口述影像的文字內容,方便視障人士用屏幕閱讀語音軟件了解作品特點。


香港版畫工作室成員黃洛尹(左)、鍾倩華。(唐家輝攝)

「在香港的視覺藝術界別,會應用藝術通達服務的多數是展覽導賞或作品介紹,展出或帶團時會用上。我們認為,工作坊很值得開拓手語傳譯配套。」香港版畫工作室項目經理黃洛尹(Loraine)說,團隊望留家抗疫時,不同需要的人亦可利用時間學習版畫知識。自學方面,他們提供一共5條教學短片,設有字幕、手語傳譯及口述影像,分別介紹一些版畫的基本技法。影片是錄製的,由年輕藝術家示範。共學方面,他們亦安排藝術家進行6場免費的現場直播示範,及6個收費的線上工作坊,與聯青合作,嘗試設即時手語傳譯。材料包以郵寄方式寄往參加者處,包括:鏤空模印、凹版畫直刻、麻膠版至書本裝幀等技法。Loraine說:「以往我們曾舉辦專設藝術通達服務的導覽,今次我們試試不是分開一班予聽障人士參與,而是大家一起做,互相學習。」


Loraine表示,由於項目預算不足以聘請製作公司前來拍攝12場直播示範和工作坊,故要靠同事學習基本直播技巧並「土炮」完成直播,每一次都花上大半天設置拍攝和直播器材。(由受訪者提供)

首設手語網上工作坊

「版畫有一個挑戰是有很多專有名詞,在籌備的過程就發現,有些用字手語傳譯員可能都未『打』過,不可能即時譯到。例如,銅版畫的『三氯化鐵』,如何譯為手語呢?」倩華說。今次項目涉及的手語部分,由聯青提供傳譯員,工作室則為聯青內的聽障人士提供網上工作坊名額,體驗版畫創作,以作交換。種種困難透過合作得以解決,倩華接道:「心得是一定要綵排。大家要夾好,傳譯員看了全個流程,知道有些難『打』的手語,回去商量及研究,必要時就遞白板出來,列出專有名稱,方便參加者理解。都是慢慢摸著石頭過河。」要顧及線上的情況,手語員佔畫面的大小比例亦有斟酌,版畫器具多,佔畫面一定空間,但手語畫面太小又會不清楚。藝術家語速也要跟手語員互相配合,太長的步驟要分拆解說,不能一馬當先,而是肩與肩同行。


工作坊先以郵寄方式把材料包送至參加者,再透過網上平台即時教學。(唐家輝攝)

「很多細節,都是一齊試出來的!」Loraine說,「版畫其實很講求手感,即是觸感,也很適合聽障、視障人士去嘗試,表達他們的想法。」說罷,她們一邊打開材料包,一邊流暢地講解每件小工具。團隊特意於材料包準備額外份量,參加者完成課堂後,可以重溫片段再次嘗試,另亦列出在坊間購置素材的地點,方便各人自行DIY。從兩個藝術組織的實驗看來,線上線下並非只是冷冰冰的光纖工具,而是跨虛實連結,透過創作互生。即使各人需要有異,參加者也可透過一些藝術通達的協助去投入創作過程。作品餘下的手造溫度,均是暖和的。

相關藝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