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訪問【6】互動地圖虛擬導賞   藝術家帶路探索社區藝術

系列訪問【6】互動地圖虛擬導賞 藝術家帶路探索社區藝術

 

「發揮創意,設計地圖網站讓人從聲音、畫面、影像出發,以另類角度認識社區。即使沒人帶路,觀眾也可以按圖索驥,當自己的藝術導賞員。」

 

文: 陳詠恩

以往每逢周末,各藝術團體都會舉行大小導賞活動,帶觀眾走進社區發掘城市之美,不過疫情下,藝術家難以與觀眾面對面對話,如何令觀眾身在家中,仍有身處現場的體驗?在今次的系列訪問中,藝術團體和藝術家藉「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發揮創意,設計地圖網站讓人從聲音、畫面、影像出發,以另類角度認識社區。即使沒人帶路,觀眾也可以按圖索驥,當自己的藝術導賞員。

瓹窿瓹罅 落區發掘不明公共藝術物

其中一個獲資助的項目是「不明藝術物體地圖」,神神秘秘的名字一聽就令人聯想起UFO,一進入網站便看見湖水綠色的香港地圖,上面有一粒粒白色芒星醒目地標示多個地點,正是11位藝術家所挑選四十多個「不明藝術物體」的位置。

這些「不明藝術物體」遍佈全港,或來歷不明,或外形神秘,或與周遭格格不入,例如柏架山山徑上的送子觀音神像群、天后香港中央圖書館外的無名兒童銅像、大圍秦石邨停車場上蓋的金字塔形建築等。觀察入微的藝術家程展緯則發現了「香港最細的堆填區和最大的錢罌」——中環滙豐銀行總行的開口造型銅獅「史提芬」。原來銅獅身上有日佔時期的炮火傷口,程展緯窺視傷口,發現被人扔進無數垃圾和銀幣。


藝術家程展緯視覺刁鑽,他發現中環滙豐銀行總行的銅獅體內有大量垃圾和錢幣。(由受訪者提供,程展緯攝)

此項目由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視覺藝術研究與發展中心主任蔡志厚(Thickest)發起。他邀請藝術家、城市研究工作者和關注社區人士投稿,「公共藝術是否一定是雕像?若某事物只出現過短時間,但對社區意義很大,反映了時代記憶的,可否算是公共藝術?我想挑戰一下它的定義。」


蔡志厚(左)邀請藝術家樊樂怡(右)等投稿,發掘心目中的公共藝術作品。(唐家輝攝) 

一直熱衷於遊樂場研究的藝術工作者樊樂怡(Helen)亦受邀投稿。她挑選了上水彩蒲苑遊樂場,裡頭有一個馬蹄形小石丘,有平衡木連接馬蹄兩端,沿「山脊」設有彩色木椿。她翻查資料得知,設施在1980年代建成,估計當年建築師為了遷就公園中央的一棵大樹,故石丘呈馬蹄形設計,「很喜歡這些巧思,看似平凡卻其實有愛,可以幫人遮蔭。不過颱風山竹後,大樹倒塌壓毀石丘上的滑梯,樹和滑梯都唯有移除。」本身是上水舊街坊的Thickest邊聽著,亦憶述兒時每逢中秋,該處便圍滿小孩玩燈籠、煲蠟的光景。Helen認為若遊樂場設計漂亮,具藝術價值,而且不同年齡人士都會使用,對社區意義深厚,就算是公共藝術。


上水彩蒲苑的馬蹄形石丘是頗受街坊歡迎的遊樂設施,以前石丘中央種有大樹,但在2018年颱風山竹襲港時被吹塌。(唐家輝攝) 

互動網站推出後,Thickest發現大家看公共藝術的角度很有趣,「這個網站有趣之處是看它不需要太正經,平時談公共藝術好似是很『高』的事,缺乏玩味,但明明公共藝術是面向大眾,為何要那麼學術、拘謹?」Helen亦笑言整個項目有種「無聊事認真做」的精神,「尤其是香港現在環境差,人們心情差,如果你懂得用某種眼光欣賞這些怪東西,會發現這個城市仍然很豐富,你的人生會好過些!」Thickest期望地圖內容不斷擴充,亦鼓勵大眾多留意社區角落,一方面記載公共空間中鮮為人知的戶外雕塑、裝置和藝術品,另一方面也是建立身分認同的方法。


「不明藝術物體」所在地並非藝術館,而是公共屋邨、公園,甚至行山徑。圖為柏架山山徑上的送子觀音神像組。(由受訪者提供,葉曉文攝) 


劇場工作者李俊亮挑選了深水埗興華街、青山道、元洲街、昌華街一帶的藝術來投稿。該處現為市建局新樓「喜薈」,但在2005年,當時被迫遷的唐樓街坊和商戶,曾以街頭畫展、皮影戲等創新的社區藝術方式,喚起大眾對舊區發展的關注。(由受訪者提供,袁智仁攝) 


藝術家何兆南揀選了沙田秦石邨停車場平台的金字塔頂。他曾見過有年輕男女游繩到達該處飲酒暢聚,開拓了另類公共空間。(由受訪者提供,何兆南攝)

插畫錄音導航 記錄香港清靜一面

以地圖發掘香港特色的,還有錄像及動畫製作藝術家劉清華(Jess),她與擅長繪畫的拍檔林建才製作「碎屑地圖」網站,繪畫中環噴水池地圖、灣仔入廟拜神圖、維港兩岸碼頭地圖、香港野鴿聚居圖、荃灣行人天橋圖、以及香港行人隧道圖。他們刻意捨棄精準比例,用插畫附上歷史趣聞,藉此反思城市規劃。

「碎屑地圖」大部分地點都附有現場錄音,讓身在家中的觀眾能夠從聲音窺探該處市民的活動。在中環康樂廣場的噴水池,你會聽到淙淙流水聲伴隨外藉女傭朗聲談話;在灣仔的印度廟中,你會聽到周日聚會會眾呢喃誦唱經文。


聲音是「碎屑地圖」的重要元素,現場錄音能帶領網站使用者「走進」現場。(唐家輝攝)

走遍港九錄音記錄,Jess發現疫情期間製作線上地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記錄了一個沒有遊客、很清靜的香港,商戶都沒以前那樣忙碌,加上我們不是拍照記錄,而是繪畫,店主較放鬆,還有閒暇好奇我們在畫甚麼,慢慢開始聊天,讓製作更順利。」


疫情期間四出製作「碎屑地圖」,自稱路癡的劉清華發掘了香港最清靜的一面。(唐家輝攝)

除了讓觀眾在網絡上感受現場環境,本身亦是社區藝術家的Jess,有一個更大的願望,「我們希望公眾在家中看完社區地圖後,若對地圖裡的主題有興趣時,會自行繪畫自己的地圖,畫出屬於自己的社區和他們關心的事物。」

Jess以往會到學校,帶領學生製作社區地圖,走訪區內老店,訪問街坊,「製作地圖要做資料搜集、內容取捨,再繪圖、掌握比例,都有很多東西可學習。」她坦言,若沒有Arts Go Digital的資助,實在較難有資源製作這另類地圖。她希望此項目能接觸更多中、小學校,甚至將此地圖網站成為教材,待之後重回學校教工作坊時,學生便會更容易理解製作地圖是怎樣一回事。


劉清華希望「碎屑地圖」能成為中、小學的藝術教材,從而鼓勵學生製作自己的社區地圖。(唐家輝攝)

走進大埔古蹟跳印度舞 連接舞者與街坊

地圖可以讓人認識社區地方,也可以了解多一種舞蹈方式。設於大埔藝術中心的印度舞室舞團BEYOND Bollywood於疫情期間製作一個名為「虛擬體驗:印『蹈』遊大埔」的互動網站,在360度的大埔航拍照中,標記出區內地標和相關簡史。觀眾可利用虛擬實景(VR)技術,觀賞廣福橋上的群舞演出,或是文武二帝廟、舊北區理民府等古蹟內不同類型的印度舞片段。除此以外,網站亦以短片教授一些基本的印度舞動作,觀眾可調節觀看速度,方便在家中親身參與和學習。


十多位舞者破天荒在廣福橋拍攝180度舞蹈表演,結合寶萊塢、踢躂舞和卡達克舞,節拍強勁。(由受訪者提供,Karen Chow攝)

在古蹟中跳印度舞,聽來有點超現實,不過舞團聯合創辨人兼藝術總監Uday Sathala倒認為理所當然,「很久以前,印度舞多在皇宮和寺廟內跳,向皇室成員表演,有時則是為宗教祭祀、慶典而跳,這與中國舞在古代的情況差不多。」

不過他還是首次在香港戶外跳舞。去年12月,Uday便與十多位舞者在廣福橋拍攝。舞蹈結合了寶萊塢、踢躂舞和卡達克舞,吸引不少街坊好奇駐足和拍照。


BEYOND Bollywood與兩位踢躂舞舞者合作,後者是同樣來自大埔藝術中心的舞團STEP OUT Studios,令表演東西合璧。(由受訪者提供,Karen Chow攝)

儘管已習舞逾廿年,Uday表示在拍攝時亦要特別注意不少細節。他指出,為了遷就VR鏡頭拍攝180度影片,他需要調節舞者的排位,避免太接近鏡頭,否則拍攝出來的身體會變形,影響觀賞效果。


印度舞老師Uday Sathala(圖)與另外兩位編舞師Eranki Srihari Baladitya和Yesh Bela編舞時,會考慮歌曲與古蹟歷史的關係。(唐家輝攝)

另一位舞團聯合創辦人及項目總監Benis Cheng習印度舞十多年,一直希望在本港推廣此舞種,「印度舞本身有好多種,印度28個邦都有不同的民族舞,但香港人會較易接受半古典、加些現代元素的寶萊塢。」Benis認為,互動網站上的舞蹈教學只是非常基礎的入門技巧,旨在勾起觀眾的興趣,始終學舞還是在教室中學習會較全面。觀眾若能夠透過欣賞印度舞而了解大埔歷史,更能有助將這舞種普及化。


Benis Cheng慶幸近年戲院多了放映印度寶萊塢電影,載歌載舞的畫面引起了香港人對印度舞的興趣。(唐家輝攝)

相關藝術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