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訪問【7】網上藝術連結心靈   療癒別人更要照顧自身

系列訪問【7】網上藝術連結心靈 療癒別人更要照顧自身

 

「1a空間藉一系列網上藝術工作坊,把人重新連結,解救心靈。跨學科藝術家及策展人王志勇則喚起業界及大眾關注藝術文化工作者的精神健康。」

 

文:曾偉龍

新冠肺炎爆發近兩年,世界變了樣,香港也變了樣。限聚令等社交距離措施持續,各國封城隔離,要逃離這侷促城市,殊不容易。長時間獨處,負能量累積,沒有宣洩出口,加上欠缺精神生活,壓力大增。在今次的系列訪問中,參與了「Arts Go Digital藝術數碼平台計劃」的1a空間,藉一系列網上藝術工作坊,把人重新連結,解救心靈;至於跨學科藝術家及策展人王志勇,則透過專題文章、虛擬手機版的體驗裝置和網上藝術和研討會,喚起業界及大眾關注藝術文化工作者的精神健康。

1a空間聯同香港浸會大學視覺藝術院邀請五位藝術家及教育工作者設計線上藝術工作坊,讓參加者透過藝術增強韌性和抗逆力。作品於「再見再見(Letting Go. Carry On)」網站中呈現。

線上工作坊吸新觀眾

聯合策展人羅璧如深感藝文活動在疫下被逼停止,實體創作和表演大受影響,對藝術圈完全是「陌生時間」,故找來五位本身有教學經驗的藝術家舉辦線上工作坊,帶領參加者進行創作,撫平疫情帶來的鬱悶。羅璧如說,工作坊的重點是探索與外界的聯繫,以及與社區人士互動,近年社會累積了很多負面情緒,藝術創作也可以作為出口。網上藝術工作坊畢竟是新嘗試,羅璧如坦言,她與藝術家對觀眾參與的反應信心不大,但喜出望外的是,工作坊反應理想,「好好彩,參與者除了有本身有創作經驗的人,亦有不慣常參與藝術的人。很多參與者是第一次做藝術,有些是六、七十歲的參加者。」


羅璧如認為參加者在線上工作坊比在實際工作坊更容易說出內心感受。(溫瑞麟攝)

五位藝術家創作的媒介和方法各異,羅璧如說他們的共通點是,作品都比較內歛、安靜,「深遽一些,可以延長思考的時間,好似岑愷怡用水作為媒介;水有很多意義,可以柔弱,可以堅硬。用冰創作成飾物,讓參加者做完穿戴出街,作品會溶化,象徵住記憶的瓦解。」含蓄的表達方式,更容易讓參加者內省,內觀情緒,療癒心靈。

網上更易傾吐心聲

工作坊對參加者的治療成效如何?羅璧如笑指,藝術的療效難以量化計算,但至少很多參加者都願意分享心事,讓情緒找到出口,這令她感動非常。例如有自2019年社會事件和疫情後心有鬱結的參加者,去年起用圖片記錄了香港街道的變遷,讓他的情緒視覺化,抒解了心結;也有原來沉默寡言的參加者,經過多次工作坊後,終願意開懷分享。


五個工作坊內容各異,其中岑愷怡帶領的工作坊以水為創作媒介。參加者利用冰塊製作不同作品,當冰塊溶化時也象徵著記憶的瓦解。(由受訪者提供)

實體工作坊轉至網上進行,會否有很多局限?羅璧如則指,實體和線上工作坊不能直接比較, 但線上工作坊亦有意想不到的好處,例如參加者安坐家中,在較熟悉和舒適的環境下,會比較願意表達自己;不過,線上工作坊的專注度容易降低,帶領的藝術家亦需要花更多心思,保持參與者的投入感。

另一個意外收穫是,今次項目成為社區藝術實驗的一次成功經驗,定期的工作坊連繫了一群參加者,「現時我們仍然有WhatsApp群組,可以延續與參加者的長期關係。」她希望,項目可以有持續性,未來仍可有其他後續的可能。


俞若致共帶領三個工作坊,期望幫助參加者重新發現生活。(由受訪者提供)

助人重新發現生活

帶領《三條綠線,柔軔前行》工作坊的劇作家俞若玫說,工作坊可幫助參加者重新發現身邊事物。例如她要求參加者跟蹤植物,當他們發現植物的生長,會很開心,也會為他們帶來力量,「我會問得深入一些,植物與他們心靈的關係,是甚麼觸動到他們,形成情緒上的轉化。」

她說,過程中有抑鬱的年輕人分享與父親的關係,也有社工表達工作的壓力。工作坊未談得上是治療,但透過重新發現生活,也有紓緩負面情緒的作用。


俞若玫認為藝術創作有助參加者表達感受。(圖為項目影片截圖)

除了疫情下大眾的心理壓力,跨學科藝術家及策展人王志勇更觀察到藝術文化工作者長久以來面對龐大的精神健康風險,卻得不到足夠的關注。王志勇探討跨學科系列:「藝術與腦袋」的項目,包括「文藝腦友談」、「一沙一世界•虛擬版」和「腦友研討會」三個部分,旨在撒下種子,引起討論,他認為三個部分已達到預期目標。

訪談播種移風易俗

王志勇與文字工作者陳立怡和戲劇治療師李思揚合作,半年內訪問藝術文化工作者、教育工作者、藝術行政人員和臨床心理學家等,以專題訪談方式記錄他們對精神健康的看法和意見。王志勇明言,推廣藝文界精神健康並非朝夕可以成功,並以過去職場性騷擾和家庭暴力為例,需要一批人推動新思潮,才可扭轉社會的看法,故項目的三個部分採取了三個截然不同的形式,分別針對文字、線上藝術和研討會的愛好者,務求吸引更多人瀏覽。他形容策略成功,項目已有超過六千人次瀏覽,「他們未必會看完三個部分,當中有文字愛好者,也有喜歡參與研討會的人,參加完研討會後,亦可能會再看文章。」


王志勇認為今次項目是喚醒公眾和業界關注藝文界精神健康的第一步。(項目網站截圖) 

王志勇說,項目訪問了三十多人,不少受訪者初時並不了解精神健康,有人更以為是精神病,經過訪談解說,不僅增進認知,更提出了藝文界精神壓力源頭和可行的解決方案。因此,他認為訪談有兩個作用,除了藉受訪者的意見探討精神健康,同時也激起受訪者的思考,令他們日後也成為推廣精神健康的一員。

除了訪談和研討會,此項目也推出了手機應用程式「一沙一世界•虛擬版」。王志勇與本地多媒體藝術家葉國棟合作,將實體大型體驗裝置「一沙一世界」轉化為手機應用程式,並融合虛擬實境技術(VR),為參加者創造一個視覺和聽覺的虛擬靜觀體驗,助他們進入沉思空間。


王志勇的項目分為三個部分,對靜觀有興趣的人士,可藉手機應用程式「一沙一世界・虛擬版」進行有關練習。(圖為項目網站截圖)

建立支援網絡 發展延伸項目

藝文界很多是自由身工作者,工作沒有保障,亦不懂得保養自己的精神健康,更要面對自我要求高和申請資助程序繁複等壓力來源。王志勇相信,精神健康長遠將會納入學校健康教育的課程,亦有不同受訪者建議加強藝文工作者對情緒健康的認知、發展師徒計劃傳授面對生活壓力的方法、鼓勵藝術家以精神健康為題去創作,增強這方面的支援網絡。

但他指出,「藝術與腦袋」項目只是第一步,現況不可能一年半載之後就有改變,但只要每個人影響三個人,三個人再影響九個人,長久便會從個人之間的討論,形成關注精神健康的生態,吸引學者研究藝文界的精神健康,有了研究,政府才會推出相關政策措施。

這是否僅流於藝術家的良好願景呢?王志勇在「藝術與腦袋」項目後,已收到資助機構邀請,進行另一項有關精神健康的創作,包括藝術創作和研討會,作為「藝術與腦袋」的延伸計劃,可見這個項目帶來的迴響。而在研討會上,也有非藝文界的觀眾參與,加深了公眾對界別內精神健康問題的了解。

研究精神健康對藝文界的意義何在?王志勇說,很多藝術家不懂處理精神和生活壓力,以致三十多歲轉行至藝術行政或商業藝術,令藝術圈子「只見小花遍野,幾棵老樹」;若藝術家照顧好精神健康,整個藝術生態才能健康發展。

藝術本是助人抒發情緒的出口,卻可能成為壓力的來源。藝文工作者要走更長的路,能醫,更得自醫。


研討會吸引包括非藝文界人士參與,藉此向公眾推廣藝文界精神健康。(圖為「腦友研討會」截圖) 

相關藝術項目: